8月12日,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“爱心筑梦,趣数育青”趣味数学课堂实践团走进青岛青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,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为社区小学生带来了一系列趣味数学课程。其中,AI技术与数学故事的创新融合,成为课程的一大亮点,让孩子们在新鲜体验中开启别样的学习之旅。
数字里的文明密码:从结绳记事到AI对话
课堂以“数字的前世今生”拉开序幕。实践团志愿者们从结绳记事的原始计数讲起,循着中国算筹、罗马数字的演变脉络,直至阿拉伯数字成为全球通用符号,一个个生动案例引导孩子们发现:日常使用的数字里,藏着千年文明的智慧密码。
当祖冲之、欧拉、高斯等数学大师通过AI技术“走进”课堂时,孩子们瞬间沸腾。“我是祖冲之,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,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”“我是欧拉,哥尼斯堡的七桥难题,其实藏着一笔画的秘密”“我是高斯,来试试1到100求和的快速算法吧”——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让孩子们既惊叹于古人的毅力,也着迷于智者破解难题的巧思,课堂上举手想要挑战的身影此起彼伏。
展开剩余56%动手实践中悟乐趣:从图形到数字的多元探索
借着孩子们的好奇心,实践团志愿者们带领大家沉浸式探索数学原理。在“割圆术”体验环节,孩子们手持圆形纸片反复切割,观察多边形边数增多时如何一步步接近圆形,直观感受“圆周率”的由来;讲到欧拉的“一笔画定理”,大家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图形,在反复尝试中发现规律,笑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成趣;高斯求和练习里,孩子们在一道道题目中摸索规律,学着将数字两两配对计算,真切体会快速求和的巧妙,专注与领悟的神情跃然脸上。
青春力量扎根社区:让数学走进生活
“原来数学藏着这么多好玩的秘密!”课后,一位小朋友举着写满解题步骤的练习纸,向实践团志愿者展示自己的成果。这场由青大学子设计的趣味课堂,既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,提高了学习兴趣,也让实践团志愿者们在与社区孩子的互动中,于实践里锻炼了专业素养,用行动诠释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。
(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)
发布于:山东省在线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